网站导航

电话
短信
地图
News

新闻资讯

分类
kaiyun·官方网站|读二酉 说沅陵|难忘怀的家乡年味时间:2024-04-04 00:32:02
本文摘要:读二酉 说沅陵|难忘怀的家乡年味

一年一度的春节过去了,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家人团聚的欢快,品尝“春晚”的趣味。

读二酉 说沅陵|难忘怀的家乡年味

一年一度的春节过去了,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家人团聚的欢快,品尝“春晚”的趣味。那是因为,过年对于普通百姓人家来说过的就是一种情结;回家过年,是每个离乡在外游子的共同心声;回家过年,是每个留守空巢老人的真切祈盼。

它过的就是家人的热闹团聚,过的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亲热亲情,过的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演绎和传承。

但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,许多过年的传统习俗渐行渐远,快节奏的生活冲淡了许多传统的年味气息,儿时过年的民俗风情不时勾起我心中难以忘怀的回味。

记得那时,每到过年,家家户户忙着买年货、贴春联,大人小孩都穿新衣、放鞭炮。在我们家乡,过年更是别有一番风味。

过年熏腊肉是湘西沅陵人特有的一种习惯,每年临近年关,家家户户杀了年猪,将猪肉切成三至五斤一块,擦上盐和各种香料后腌三至五天,待盐及香料浸进肉内,再用竹条或藤条穿串挂到火坑上,以烟火慢慢熏干。熏制得比较好的腊肉一般可保存半年以上。如用橘子皮熏烘,腊肉油中透红,红中透亮,不见烟灰,颜色更显好看。

腊肉做菜前须洗净,煮、蒸、翻炒均可,香味独特,菜色亦佳。

糍粑是我们沅陵人过春节、敬谷神、新年送小孩、结婚、白喜事等必做的食物。

尤以春节时最为突出,素有“二十八,打粑粑”的说法,每逢春节来临,农历腊月末,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。小糍粑做完后,由心灵手巧最会做糍粑的妇女,再做几个大糍粑,小则三五斤,大则十多斤。这叫“破笼粑”,象征“五谷丰登”。

打糯米糍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,一般都是男人打,女人粘水揉翻,两个人对站,先揉后打,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。做糍粑也很讲究,手粘蜂蜡或茶油,先搓坨,后用手压平,要做得浑圆、光滑、美观。

我们湘西土家族人兴过“赶年”,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九日,提前一天过年。

据说在明代嘉靖年间,倭寇侵扰东南沿海一带,土家土司奉召,特令组织士兵出征抗倭,限定腊月三十日登程,不得误期。土家族先民为了按期出发,奔赴前线,打击倭寇,故提前一天过年。

继因祖先抗倭立功,其后代子孙为了纪念祖先的功绩,继承发扬祖先爱国精神,依旧提前一天过年,以示纪念。这个习俗在土家族中较为普遍,一直沿袭至今。

大年三十,土家族人仍然按照习俗一家人再次聚着团年,先给祖先供上祭品,才开始团年放鞭炮。一串串鞭炮响出对红红火火生活的希冀,还比着看谁家的鞭炮放得早、放得多、放得响、放得长,鞭炮声一直不停歇,喜气洋洋地迎庆新年,年味儿十足。

那时,湘西人在农历大年三十晚上是不睡觉的,要“守岁”。

年三十晚上,家家烧着一盆旺盛的炭火,一家人围坐在火盆边摆龙门阵。传说这一天是老鼠嫁姑娘的日子,老鼠们都忙着办喜事。大人们告诫小孩:“今天夜头要坐三十夜,不许睡觉,要看老鼠娶亲。

”晚上十二点整,家家户户门口又燃放鞭炮“关财门”。玩累了的孩子们终没等到看“老鼠娶亲”,就酣然入睡了。

大年初一清晨,各家各户大门前再次鞭炮轰鸣,又在比赛谁家先“开财门”,带来一年的好运气。

从初一到十五,开始了给婆家、娘家老人的拜年和循环大串连式的走访亲戚,孩子们则高兴地拿着大人们给的红包欢笑:“拜年!拜年!不是粑粑就是钱。”

整个春节期间,沅陵县城街头巷尾及乡镇到处锣鼓喧天,鞭炮震天,四处可见跳摆手舞、扭秧歌、踩高跷、打点子、打九子鞭的队伍,到处都是追逐舞龙灯、舞狮子、划彩龙船、拍渔鼓、敲三棒鼓、唱山歌号子、辰河高腔、辰州傩戏等街头剧的欢乐人群,还有玩蚌壳、大脑壳、小脑壳及鱼虾等花灯逗孩子们开心,这些过年时的各种娱乐活动,曾经陪伴我们度过了童年许多幸福欢乐的春节。至今,那些儿时过年的乐事使我们难忘难弃。

而如今,这些年味越来越淡了。正像有人说,如今的春节已经从一个节日变成了一个节目,但不管怎样,春节依然是我们心中最盛大的节日。

我们希望民间春节在不断增长现代化气息的同时,保留和发展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风民俗,使我们的生活更甜蜜。(向显桃)


本文关键词:kaiyun官网,Kaiyun官方网站,kaiyun·官方网站

本文来源:kaiyun官网-www.lysuliao.net